2019年9月30日

為什麼只會喊著發大財的神奇寶貝可以引起潮流?(下)

韓流是「期間限定」還是「一時風潮」?

  這邊我先說明,因為想不出更好的詞語來形容,所以我才會用「期間限定」跟「一時風潮」來比喻。


  這邊提到的「期間限定」是指「韓國瑜出現的時期,無論是一年、兩年還是十年,這段期間特有的現象」,而「一時風潮」則是「僅能持續數個月後就將其淡忘」。


  不過在正式說明之前,首先我要先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韓流現象。


  其實韓流現象並不是台灣政壇上首次出現的特殊現象,在過去我們曾經有過「阿扁旋風」,幾年前則是「柯P風潮」,然後到現在出現「韓流狂熱」,這三個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給了他們選民一個希望」。



  很多人或許會困惑「是針對什麼事情給了什麼希望」,但是其實回顧這些過去的風潮並不難理解──


  「阿扁旋風」那時候主打的是「清廉」,加上那時候國民黨內鬨以及許多人對於國民黨長期執政下的不信任感,陳水扁得到一個最佳的機會,後續再以「在地性」和「來自農家子弟的庶民」為這兩大賣點,徹底得到南部地區的支持,掀起至今依然有眾多老人家信徒的旋風,甚至有許多人至今相信國務機要費案是國民黨的政治陰謀、陳水扁無罪。


  「柯P風潮」則是在藍綠之間惡鬥到中間選民都感覺這政治局勢實在沒救的時候崛起的,那時候其實也很明白,柯文哲就是不屬於藍或綠,而是以白色的力量崛起,先撇開當年出線時有民進黨在背後支持這件事情,事後他確實的有確實站穩腳步並且擺脫民進黨,甚至說出「垃圾不分藍綠」,至今依然得到許多中間選民的喜愛。


  從上述兩個例子其實不難理解「當對社會現況感到絕望的時候,人們就會開始尋找希望,那怕對方指是開空頭支票」,陳水扁雖然當年主打清廉但是卻還是貪汙並被治罪,柯文哲雖然說過他是白色的力量但是他至今依然也是混雜在藍綠之間,不過就算這樣,人們還是依然相信「下一個會更好」,這才造就今日韓流現象。


  在前一節提到,雖然韓國瑜提出的政見幾乎是針對經濟,但是確實的切進現代年輕人的心理。不得不說,政治很多時候都是有運氣成分的存在,「如果高雄市不要氣爆」、「如果高雄的路上沒有出現這麼多坑洞」等等的「如果」都沒有出現的話,那韓國瑜有機會嗎?


  恐怕連掀起韓流的實力都沒有。


  所以回歸這一節要講的主題,韓流到底能夠持續多久,基本上我個人認為這波風潮中到最後大概會有10%的韓粉是「期間限定」,其他的90%就只是「一時風潮」。


  說穿了,這些支持者就只是在尋找一個「希望」,韓國瑜出來說要選總統的瞬間我就知道他徹底加速了結了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政治生命,其實在我的分析下他在2024年出來選總統才是最佳時機,不過他卻急於出線,這會讓90%的韓粉在一年後徹底消失,因為以台灣的社會現狀,要改變是有很大的難度,特別是政黨之間彼此扯後腿的狀況十分嚴重,所以就算韓國瑜上任、就算他有足夠的能力,但是他也很難做好一件事情,到那個時候韓粉又會開始尋找新的希望、掀起新的風潮。




到底有多少「韓粉」

  延伸上一節提到的,既然韓流不是一種專屬於韓國瑜的政治狂熱現象的話,那其實所謂的韓粉的數量其實也不一定,今天我可以是韓粉,但是因為韓國瑜爬到樹上,因為覺得他很蠢,所以我明天就不是韓粉了,不過後天韓國瑜嘴了中央政府,因為我覺得他講的很中肯,所以我大後天又變成韓粉了,與其糾結韓粉的數量,那還不如保持自己的理治,讓自己處在一種「隨時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的狀態,這樣才能夠確實的去做出正確的政治判斷。


  但是我很肯定的是,網路上那些自稱韓粉的人其實有很多人並不是韓粉。


  我不明白這麼簡單的操作手段為何有人看不出來,因為「韓粉」這件事情不需要提出任何證明,只要在開頭打下「我是韓粉,我覺得……」光這樣子就能夠讓許多腦波弱的人激動起來,這樣的網路操作手段幾乎每次選舉都有,但是被騙的人依然不計其數。


  其實就這一點就能明白台灣詐騙盛行的原因,因為只要相信是「事實」後就會信到底,然後台灣人很多人只要在達成特定條件後就很容易相信別人,政治人物也很喜歡一靠這一點來玩弄這些選民,並且徹底製造對立並從中牟利。


  不過這些人會承認嗎?當然不會,無論是哪一方的網軍都一樣,雖然知道彼此的身分但是卻從來不敢坦白,因為他們本身也知道這件事情很羞恥、有毛病,但是他們卻停不下來。




我們選戰弔詭的事情

  在講這件事之前我先分享一下我今年二月到三月期間在日本長住的時候注意到的事情。


  我那時候是住在尼崎市,然後星期一到五要到神戶上課,這期間有一個月左右,那時候剛好碰到日本的議員選舉,他們選舉的方式真的讓人印象深刻。


  首先他們沒有像台灣那樣做大大的廣告看板或是插旗幟,他們的宣傳就是在路邊偶爾會看到的A4指大小的宣傳廣告,那樣貼著,其實不注意看的話不容易看見,然後候選人會在車站這種人多的地方拜票或是講自己的政見內容,這也是我注意到那時候有選舉的原因,去上課的某天有個人帶著布條跟我鞠躬握手,我才意識到是選舉。然後到東京玩的時候除了在涉谷碰到一個女性議員用宣傳車外,其他地方幾乎沒有選舉的痕跡。


  再來,除了新聞時間以外很少看見關於政治評論的節目,甚至在交誼廳的時候那些日本鄰居(約20~40歲)也不太會討論政治,幾乎都是一邊看連續劇、綜藝節目然後一起喝酒。


  最後,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雖然那些議員候選人就這樣站在街上,身旁的助理也是一隻手算的玩的人數,但是卻都沒有人會抗議或是做出任何攻擊行為,反觀台灣如果要拜票,身旁沒有好幾個隨扈我相信他們應該不敢走上街。


  從以上在日本的小體悟在反觀台灣現在的政治狀況,就會發現我們只重視民調、攻擊對方、選舉造勢行程、掃街拜票規模外,就什麼都不重視了。


  搞錯了吧?


  最重要的政見,放在哪裡呢?


  我們往往都只顧著攻擊對方的不是而忽略的最重要的東西,甚至討論對方的政見的時候也是顧著挑缺點而忽略了優點,所謂的政治人物應該是要為了讓台灣更好而出來的不是嗎?那麼為什麼卻忽略最重要、最本質的東西呢?現在看見的每一位候選人都是如此,根本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想要出來做事,真的想出來做事的人不是努力的攻擊別人而是努力的做事。


  老實說也因為這樣,這只會造成一種不斷的惡性循環:


  民眾對社會感到失望→某人出來開空頭支票→因為讓民眾看見希望所以掀起某種風潮→中間不斷攻擊彼此→開始看民調各種大起大落→再次不斷攻擊彼此→選舉→好不容易選上了就忘了一切→民眾對社會感到失望→……


  這樣的惡性循環,不等台灣人覺醒應該是沒有辦法打破,因為許多人都沒有辨明是非的能力,只要遇到支持的就會不斷說他的好、說他不好的都是敵人,即使他們也很明白確實有那些「不好」存在。


  所以台灣的社會想要進不,我想還要有一段時間才能確實邁進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