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5日

關於那些年,我們成為工廠產品的那些事(2)


補習班,到底是在幫助學生還是在摧毀學生?
  直接從結論來講,個人認為補習班的存在是在「摧毀學生」。
  只看我的結論或許有很多人會感到不屑,特別是正憂心孩子們的家長和補習班相關人員更會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但是說白了一點,這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因為我是在「補習班時代」中長大的孩子,所以對於補習班到底在做什麼、教什麼,我絕對會比家長還要清楚,因為我相信現在的家長除非家裡小時候經濟優渥,要不然絕大多數都沒有上過補習班。
  在國小的時候我就開始上補習班了,我還記得很清楚,補的是數學,有一段時間還補過全科,接著國中前面兩年也都是在補習班度過,接著在第三年的時候因為我真的覺得補習沒意義,一直強烈要求後才沒有去補習班,不過這並沒有讓我爸媽消除掉「補習才會有用」的想法,所以高中的時候,在我的成績都在班上倒數第一名時又企圖送我去板橋的某間知名的補習班,在我翹過幾次補習班的課後他們才放棄繼續把我往補習班送。
  先來講講為什麼會有「只有去上補習班才有用」,老實說這想法的來源,大概出自於補習班用來斂財的包裝。
  現在常見也是至今不變的老套手法就是貼一排上了XX明星學校的學生,並且宣稱這些學生是他們的學生,說白一點這只是簡單的心理學中「錨定效應」的應用,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錨定效應的定義如下:

  人類在進行決策時,會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這稱為錨點),即使這個資訊與這項決定無關。在進行決策時,人類傾向於利用此片斷資訊(錨點),快速做出決定。在接下來的決定中,再以第一個決定為基準,逐步修正。但是人類容易過度利用錨點,來對其他資訊與決定做出詮釋,當錨點與實際上的事實之間的有很大出入,就會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

  在補習班廝殺的年代要讓家長有所比較的依據不外乎就是「上『好學校』的人數」,這就是錨定效應中所提到的「錨點」,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補習班的榜單越做越大張,然後也漸漸的貼滿牆面,目的就是要去讓人覺得「來這家補習班容易上明星學校」,然後進一步的讓家長盲從。
  不過,問題來了,這些榜單中有多少人是真實的學生?有多少人是真的上了這間學校?
  我家附近的國中補習班,也就是我國中時上的那一家,榜單從我求學當年僅有的建中、北一女、成功、板中這些名校漸漸地出現一些至今依然被認為是二流甚至是三流的學校,這些沒有那麼好的學校就混在建中、北一女之中,榜單貼滿了整個牆面,老實說不像我這麼機車去仔細看的話還真的不容易發現,那麼那些知名的補習班,那麼大張的榜單真的可信嗎?雖然這樣說大概只會被嗆「不相信的話歡迎查證」,但是就在伸手向他們要資料的時候大概又會被以「這是學生的個資不給」拒絕,去阻絕查證手段,那麼其背後的用心大概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補習班用來包裝的手法不只有華麗的榜單。
  我到現在印象深刻的還有提到的獎學金制度。
  到現在依然有不少補習班祭出獎學金制度來招攬學生,主打「只要成績夠好就能領獎學金」,老實說,這樣的制度讓一堆笨蛋家長上當。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獎學金說白一點就是從家長繳的學費中出來的,總不可能天真的認為補習班真的這麼好會平白無故地發錢吧?而且繳出去的學費絕對不是那少少的獎學金有辦法補回來的,除此之外,還有著極度嚴苛的條件才有辦法領到獎學金,所以只有極少數的人才做得到。在現在一班大概都是二十人起跳的年代,其實只要算一算除非真的對自己的小孩真的很有信心或是真的覺得自己的小孩很厲害能夠成為那頂尖的少數,要不然就別想著那獎學金吧,做夢請留到晚上。
  不過,既然小孩都這麼厲害了,為何還要把小孩往補習班送?
  這樣一想,其實就矛盾了不是嗎?

  因為小孩成績不好(或是覺得小孩成績不好)→送補習班並且覺得他能夠成為頂尖並領到獎學金→小孩領到獎學金了→嗯?小孩已經成為那少數的頂尖了@@?但是老師卻跟我說他還要補習?

  在寫這一篇社論的時候我特地去找現在補習班招生的手法或廣告詞,然後統合了一下,現在的主打除了我前面提到的兩樣之外,還有以下這些特點來做招生宣傳,我會很機車的在後面一一附上破解,抱歉,我就是這麼的機車。

依照最新課綱編撰教材,讓孩子的學習不落後:
  這句看起來很專業,但是說起來就只是單純的幹話,因為補習班不照最新的課綱授課,那要怎樣讓學生去學習學測要考的東西?總不可能都已經108年了還要教學生去記聯考時代的考試內容吧?

有數位影片,讓孩子的學習不落後:
  這一點老實說也是莫名其妙,因為這說穿了就只是「機械式的教育」流程而已,學生看完影片、背下公式後又如何?老實說就只是應付下一次的考試而已,如果補習班的教學方式是摧毀學生的兇手,那麼這樣的影片基本上就是行兇錄影了吧。

價格實惠,超高CP值的課程
  你有看過哪個商人會說自己的東西超貴、CP值超低嗎?這又是在用錨定效應來欺騙你了。

免費贈送XXX課程,價值XXX元
  老實說,課程的價值是補習班定的,所以你付出了高額的學費,那麼隨便怎樣說都可以,只是消費者永遠不會知道你的學費到底包括了什麼,舉例來說,一萬元的「套餐」中原本公司就訂為其中應包含A+B+C+D,但是在販售的時候你刻意只跟客人說一萬元原本只能購買A+B,但是現在買的話我在送C跟D,同樣的套餐但是換個說法就會讓人覺得比較便宜,所以看到這裡懂了嗎?他們的課程就是「商品」而已,因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不會這樣隨意贈送。
  這是我之前在免稅店銷售的經驗,入行的第一個月,我的業績就超過四十萬,所以我能保證這種說法絕對有用。

時時追蹤學生的進度,讓家長不擔心
  「追蹤進度」其實有很多種解釋方式,但是仔細想一想,一家補習班這麼多的學生,真的有可能去追蹤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嗎?而且就算沒有追蹤,學生也肯定不會跟家長坦白,因為這對學生來說就只是額外的束縛,就是抓準了這一點,才敢這樣打包票啊!反正只要偶爾打打家訪電話,做出看起來有在追蹤的假象就好了。

明星高中老師/補教界名師
  這個絕對是最有問題的點,問題多到我決定額外開額外的一節來聊聊所謂的「補習班名師」到底是什麼東西了,所以這邊我決定先跳過,另外如果想要早點知道大致上的內容,可以先去GOOGLE「補習班名師實名制」或是大概已經被人遺忘的「林奕含事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