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6日

找工作的那些事情,真的覺得XXX(上)

關於標題
  小弟是82年次的「社會新鮮人」,雖然已經是82年次,但是用社會新鮮人來講自己好像還真的有點奇怪,主要是因為20歲那年離開休學離開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系後就直接跑去當職業軍人四年,也因為這樣我也才認為自己是個「社會新鮮人」,雖然工作的時間很長,但是在大部分的公司對於「職業軍人」的經歷基本上不予認同,因為依然存在有「封閉型社會的印象」,也基於這個理由,我才自稱「社會新鮮人」。


  然後在退伍後,花了一半的退伍金,獨自跑去日本一個月好好的學日文,老實說一開始我覺得自己會講(畢竟有考過N5就有了莫名的自信),結果一到日本連最基本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都會在那邊阿阿阿了老半天阿不出個所以然,加上我是自己一個人去、沒有親朋好友沒有地陪,第一天就差點露宿野外(那天日本夜晚氣溫零度,從沒出過國的我根本受不了……),然後又很自虐的挑了一間「完全沒有中國人、台灣人一隻手數的完、學生組成百分之九十都是歐美人」的語言學校Lexis Japan,在那裡徹底的磨練日文。

  有點扯遠了。

  也因為有了前述的經歷,所以我在回國後跑去了某家免稅店工作,在那裡直接面對日本人向他們介紹產品、做銷售,這段期間日文口語能力我已經能夠正常的跟日本人對話的程度(中間還讓幾個櫻花妹主動跟我拍照,ㄏㄏ),雖然還是有些不足,但是我有十足的自信我現階段的日文口語程度已經贏過不少日文系的學生。

  接著,在做了四個月後我離職了,原因不外乎其他,就是「工時長、薪水低、離家有點距離」,基本上一天工時九小時,但是薪水大概落在25K~30K之間,每天通勤時間大概3小時左右,而且除了基本的銷售外還常常要去兼任搬運工,因為扣除我的話,同部門員工的年齡層大約落在五十幾歲,而且除了主管外都是女性,大部分的重物或商品根本搬不動啊!而且有的時候還會被老闆叫去搬櫃子等重物,這些搬重物的工作不僅是傷身體,也讓我的薪水也間接變低,因為公司主推業績制,基本上沒有做到業績就沒有薪水,然後像我這樣搬重物老闆也不給額外補貼,基本起薪更是低的誇張,老實講,這工作的CP值真的低到有
剩,所以後來就決定直接掰掰了。

  後來在出來之後現在已經是第六天(寫這篇文的時間是八月六日),因為找工作真的不太順利,各種我至今覺得百思不得其解的狀況,所以才會突然想到要打個這篇文消消氣。

  目前我覺得我個人擁有的優勢如下:

  基本的日語對話沒問題、多年出版經驗(八年)、部隊培養出來的耐操。

  責任感什麼的其實不用講了,老實說責任感拿出來當作優勢說真的是很莫名其妙的事情,因為這是基本的態度卻要拿來當優勢,不是很奇怪嗎?而且這也不是啥稀有的特質,所以其實沒有什麼好說的。

  但是雖然有上面所述的三樣比較少見的特點外,我還有以下明顯的缺點:

  大學肄業、當過職業軍人。

  光是這兩點就真的讓我趴在地上別想動了,說實話很莫名其妙,所以這六天找工作找的一肚子火……





基本要求,大學學歷
  這個或許是前一個世代留下來的迷思:「大學生才成材」,這也造就了現在大部分的工作都要求要有大學學歷,那怕是三流甚至是四流大學(例如那些聽都沒聽過名字、我們稱之為學店的學校),公司要的就是那張也不知道有沒有用的文憑,這樣才算是通過第一個門檻。

  老實說我至今依然覺得這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首先大學生就一定會比較有用嗎?老實說,我相信百分之七、八十的大學畢業生應該和我依樣,在踏入一個新的職場後全部從頭開始學習,這有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公司只看文憑,而不看你的專門」的這個文化,化工系的跑去應徵行政助理、中文系的跑去應徵銷售員等等,雖說「術業有專攻」,但是公司要的就只是文憑,哪管你啥鬼專攻?

  第二,就是在第一節提到的「現階段的日文口語程度已經贏過不少日文系的學生」這一點,之所以有自信,是因為現在大概有一半左右的大學都不太重視學生的「實作」。這裡或許會有學校急著跳出來反駁「都有設計實作課程」等等的,但是我所謂的「實作」並不是「照本宣科」的課程模式,例如拿著教科書或是講義叫你怎樣做怎樣做,而是「確確實實、脫稿演出或從零到有」的能力,例如只給你網路線和伺服器叫你組織好公司的網路、實際上用語言能力去跟外國人做銷售或有經濟利益的溝通等等,一到了公司,因為缺少這些實作能力,所以這些專門科系的大學生全部跟我一樣都必須從頭開始,但是在應徵時我卻輸給了他們,因為我少了文憑。

  另外這其實又關係到教育制度的問題了,有興趣的話歡迎去看同一部落格中的「關於那些年,我們成為工廠產品的那些事」。

  第三,大部分都只考慮「文憑存不存在」,而不考慮「文憑不存在的原因」,像是我那時候是因為不喜歡教育的制度、因為沒有錢(學費真的頗貴的)這些很現實的原因,所以我決定休學,然後其他人當然也有不同的因素,例如我朋友中就有要照顧家人又要賺錢、想早點獨立的各奘原因也沒有選擇去上大學,但是這些人難道能力就比較差嗎?不過,在求職的時候我們都還是輸在那一張紙上。

  當然以上三點很多看起來都是藉口,很多企業也會說「他們很清楚文憑≠能力」,但是卻又常常在求才第一關的時候依據文憑存不存在而去做刷人的動作,這公平嗎?老實說這也不能說不公平,畢竟這文憑也是這些人花了四年和一筆金錢去得來的,雖然有沒有確實培養出什麼沒有人清楚,不過也不能就此徹底否定文憑的價值,因為培養人才的問題回歸於教育,而並不是在求職這方面能夠好好說的清楚的。

  只是,面對沒有大學文憑的那些人,企業在求才的時候開出的條件應該要稍微做些改變,並非單方面的去要求大學學歷而已,而是應該特別的去要求科系,如果想不出對應的科系為何,那為何還特地還要要求大學學歷?一點意義都沒有,而且這也促進了台灣的大學學歷變得沒有價值。





不太尊重求職者
  這件事情其實不是指在面試過程中的任何不愉快,而是在於面試前的履歷投遞時,公司給人的印象。

  現在已經是網路時代了,所以現在很多企業徵才基本上是透過網路人力銀行來進行,這也造就了這種我認為「不太尊重求職者」的現象發生,那就是已讀不回。



OOO 您好
您於J月I日應徵XXX公司XXX職務的信函已於J月I日被讀取,由於人事單位在處理眾多求職者資料時需要一些時間,若您的資格符合他們的需求將會立即通知您面試,請靜候佳音,謝謝您!
當廠商打開您的應徵資料後,系統會送出讀取回函給您!(注意:本讀取回條僅代表廠商已打開您的履歷資料,不代表錄取通知!)



  這是某家人力銀行在廠商讀取投遞履歷時就會發出的罐頭訊息,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

  基本上現在投個二十家的履歷只會有一家有回應,無論是有錄取還是沒有錄取,我認為給個回應是個最基本的禮貌。目前看過最正式的拒絕回應是某家房仲,正式到有點像是日本企業在拒絕人的時候給的回應。

  有人或許會疑問為什麼我會知道日本企業的拒絕函或是懷疑我是不是在唬爛,不好意思要讓那些企圖噴我的人失望了,因為我在日本短期遊學的那段期間還真的不怕死的去投遞了履歷去日本公司,雖然全部都是被打槍,但是每一家都會正式的給予拒絕通知,雖然是罐頭訊息,但是卻能讓我明確的知道我並沒有錄取。

  有人或許會疑惑,收到罐頭訊息有什麼好開心的,但我認為這是種態度。

  日本企業的做法比較像是「感謝您在尋找工作時選擇了我們的公司,但是不好意思您不符合我們的要求」,而台灣的企業則是「啊,是喔。」,雖然有些人或許是亂槍打鳥亂投履歷沒有錯,但是這不代表投遞履歷的人全部都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花費時間,既然如此,那麼公司是不是應該給予這些求職者一點尊重?雖然是公司提供的工作機會,但是不代表公司可以隨意的去踐踏那些履歷,發罐頭訊息其實不用花太多時間,就只是想做不想做而已。

  而且我認為,對待求職者的態度其實可以看得出公司對公司員工的態度。

  基本上為了吸引人,現在很多公司都會把工作福利寫的很漂亮,但是實際上究竟為何就只有內部的員工才知道,不過最能當作判斷依據的就是回應求職者的態度,願意認真回應求職者的公司,我不認為公司內部的氣氛或是相關的福利會太差勁。

  當然會有人反駁「履歷什麼的是人事部門管的」,所以出問題的話是人事部門的問題而不關公司的事情,但是我認為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基本上今天公司會開職缺就代表公司有缺人手,如果今天公司有好好的對待人事部門的員工、確實的培養出向心力,那麼人事部門會好好地找人、好好的給予回應,而不是隨應的應付了事,當然不能夠排除或許就是有那麼討厭的員工存在,但是從我前面提到的「二十家僅有一家回應」,從機率上來看,這好像不太可能會發生吧?那麼追根究柢,我會認為是公司方的問題,所以你的人事部門才會不願意好好的幫忙找新人,也因為平時不受到公司的尊重,固然不會好好的去尊重求職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