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4日

關於那些年,我們成為工廠產品的那些事(3)


  前面所提及的就是現階段常見的補習班包裝手法,在這裡必須提一下,個人認為「越好的商品越沒有必要用『強調優點的方式』去進行包裝,通常只有越差的商品才需要有人刻意的去花時間與巧思來掩蓋缺點,盡可能的用話術去凸顯優點。」,所以補習班到底好不好基本上見仁見智,但是根據我的這個理論,我不認為去補習是件好事情。

  除此之外,補習班雖然會告訴家長他們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他們從來不會好好告訴家長他們用的手段除了能夠幫助孩子提高成績之外還能夠讓孩子得到什麼。

  我認為,學習的目的在於「吸收新的知識,並且加以應用」,但是大部分的補習奔根本無視這個目的,用各種方法讓學生以各種方式把解題技巧、公式給「背下來」,而並非是以理解的方式去讓學生感到興趣甚至企圖活用,反正學生只想應付考試、補習班只要能讓成績提升就能賺錢,兩方的心態都有問題,徹底的摧毀了學習的意義。

  反正只要能賺錢,其他什麼都不管了。

  這也是為什麼身為一個全校倒數前三名的高中生,明明在學測前幾天都努力在寫小說(話說那幾天寫的小說反而成了我的出道作)、看漫畫,卻能夠在學測的時候一口氣衝到前段位置的原因。

  因為從以前到現在,我學習得方法永遠都是理解向,我討厭死背公式、討厭制式化的東西,因為用理解的,所以很多事情、很多知識我至今依然記得並且能夠活用在自己的作品內,畢竟死背只是暫時的、好好的理解才能夠用的長久。

  我和那些死背公式結果在學測時落馬的同學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在這裡,他們已經習慣死背、放棄理解也不懂活用,面對學測這種大方向的測驗,過去死背的東西其實完全派不上用場,人腦最終有極限,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重新把那些忘記的東西在重新死背起來,而活性化、理解後所記住的記憶則是深刻的刻畫在腦袋中,就算稍微沒有印象,只要重新去思考道理和邏輯後依然能重新回想起一切,並且進一步的使用。

  補習班的做法,最終就只是在摧毀學生而已。

  雖然補習班老師中也出現過不少名師,例如我一直很喜歡的呂捷老師,雖然這些老師幽默風趣而且講話的內容也十分有料,但是他們也只是少數的特例而已,大多數的補習班老師會的大概就只有以下三件事情:「背公式、做題目、考小考」,不過雖然他們只會這些事情,但是又如何?

  而且做為宣傳,很多補習班會十分刻意的將補習班老師包裝的相當漂亮,在「林奕含事件」爆發、政府要求實名制之前,大部分的補習班老師都是用假名甚至是假造學歷,甚至誇張到就只是路過台灣大學就謊稱自己台灣大學畢業的程度,製造漂亮的學經歷,目的就只是為了假造學歷來欺騙家長,結果這些家長還不知道這些「老師」,說不定都還比他們的小孩還要笨。

  不過家長其實也不在乎這些事情就是了,反正只要學生的成績能進步,就算是什麼三流學校出身、只會教你背公式的老師都無所謂,殊不知這只是在摧毀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學習的欲望以及活用知識的能力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認為補習班的存在是在「摧毀學生」。



公式化的教育制度
  這個大概才是我們教育制度崩壞的根基,無論是「從不相信學生的考試制度」又或是「扭曲的補習班文化」,我認為這才是一切最基礎的起源。

  國英數社自,從國小開始這五大科目就跟我們如影隨形,甚至到大學,很多學校依然會脫離不了這樣的安排,只是變得更加深入化,舉個例子來說,我當年在大一的時候上下學期各有一堂必修課叫做「國文素養」,作為一個資訊工程學系的學生,叫我去上「程式語言素養」我還能理解,但是要我每個禮拜花兩個小時去上「國文素養」,我還真的是滿頭黑人問號,而且開課的目的還是「為了啟發學生對於國文美學的鑑賞」等等的狗屁理由,還真的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這個例子其實就更加凸顯了我們的教育制度已經徹底的被框架給侷限住,這些自稱專業的教育學者與專家完全不懂真正的「教育」到底是什麼東西,更不明白「教育」背後的意涵究竟為何,這產生了許多的問題,例如大學生滿街跑且文憑不值錢等等的,但是他們依然認為自己的教育制度很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